ag旗舰厅网【摘要】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全面深化各个主体间的团结合作为核心,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为着力点,以加强抗疫制度建设为政策落实保障,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坚持全球视野与中国方案相统一、整体把握与分类施策相统一、开展合作与坚持斗争相统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抗疫国际合作理念。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再次表明,人类休戚与共。面对这一全人类的共同危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和合作是应对疫情的必然趋势。习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扩大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外交是内政的扩展和延伸,外交活动反映党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党执政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核心理念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要目标是维护海内外人民的生命安全。开展抗疫国际合作首先服务于国内抗击疫情的总体形势,为国内群众提供基本的防护物资,保障国内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也着眼于海外华人的生命安全,疫情期间,针对部分国家反应过度、部分人产生排华情绪、甚至袭击华人的多种威胁海外华人生命健康情况,外交部门与相关国家进行交涉,努力维护海外华人的生命安全和合法利益。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不仅心系华人生命安全,也关注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疫情期间,习主席同疫情严重的韩国、法国、意大利、伊朗等国家表达诚挚慰问,多次提到了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关键词,“保护双方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保护妇女儿童,保护老年人、残疾人等”等表述,体现了中国抗疫国际合作的理念。
以全面深化各个主体间的团结合作为核心。抗疫国际合作拓展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主体,政府、企业、社区、家庭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主体的扩大意味着合作层次的扩展和延伸。全面深化各个主体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提升抗疫国际合作的效果。一方面,中国抗疫国际合作以官方抗疫合作为主体,扩大政府间合作。首脑外交,顾名思义,就是实际掌握国家最高决策权的首脑人物,一般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出面以多种方式参与和处理对外事务的外交方式。疫情发生后,习主席亲自指挥部署,多次会见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传达中国人民抗疫信心;与多个国家元首通话,传达中国疫情防控的进展;在国际会议中,宣传世界公共卫生治理的中国方案,拓展合作领域,倡议举办多场视频会议,向有关国家传授中国经验,向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提供援助和技术支持等。另一方面,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才能心相近。民间外交是国家外交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甚至能在特殊时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疫情期间,中国多个基金会,如阿里巴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多个企业,如小米、长虹、苏宁等先后向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疫情严重的国家以及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的国家捐赠医疗物资,受到诸多外国媒体的点赞和好评;诸多科技公司先后上架了国际版APP和疫情数据查询模块,这些举措受到多数海外媒体和网民的赞美。
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增强国际影响力为着力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增强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习指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疫情发展,要主动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要实事求是,坦诚向国际社会发布疫情相关信息。信息公开透明是减少虚假谣言与猜测的最好良药,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疫情状况和针对疫情措施,拨开猜测的迷雾,公开透明发布中国疫情信息,是掌握话语主动权的关键。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要明确故事内容:讲好党、政府、人民防控疫情所作的努力,传达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要讲清楚中国的制度优势,比如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快速建成,就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表现;讲清楚中国政府针对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让世界知道中国面对疫情的积极作为;讲清楚抗疫过程中的感人事迹,传达中国人民的良善与爱心;讲清楚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方针策略,凝聚合作抗疫的共识;讲清楚中国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的方案,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要讲方法、讲策略。创新宣传语言是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关键。讲故事的能力影响到受众的接受能力、感悟能力,中国抗疫故事内容多、素材多,如何把抗疫故事讲好,让故事贴近生活、贴近人心,让海外人民对中国抗疫有客观公正的了解需要一定的语言技巧。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抗疫国际合作制度是对抗疫活动的规范,是落实疫情期间对外政策的保障。加强抗疫国际合作的制度建设,关键在于加强顶层设计。抗疫国际合作要定位目标、把握全局、抓住重点、着眼长远。从国家制度层面高度确立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战略的手段、路径等。在统筹规划国内医疗卫生政策和对外卫生政策,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综合考虑法律、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抗疫国际合作的落实制度。常态化的抗疫国际合作机制是适应公共卫生外交从单向援助、多向互动到全球互动的发展趋势的必要保障。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共识。一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价值共识,是开展合作的前提。全球化时代,人类不仅是利益共同体,也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就是在国际合作中求同存异,积极扩展国际合作,鼓励国际对话,增强信任与理解。另一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科技共识,是各国共同应对疫情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解决公共医疗卫生问题的关键,中国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更多合作平台。为此,中国多次在重要场合声明科学无国界,鼓励各国专家就新冠病毒研究、药品试用等方面进行交流,积极举办疫情相关科学分享栏目,倡导疫情研究线上学术会议,免费提供学术研究资料平台,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共同攻克新冠病毒。
坚持全球视野与中国方案相统一。坚持全球视野与中国方案相统一首先体现在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始终根据国际、国内疫情发展趋势调整外交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时,这一阶段的抗疫国际合作主要是获取国际支持,保障海内外华人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重点在于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为联合抗疫提供中国方案,对有困难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援助,共同维护全球平稳开放的经济发展格局。
坚持全球视野与中国方案相统一还体现在对待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措施上。每个国家疫情严重程度不同,民族性格、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不尽相同,结合本国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抗疫国际合作不是贬低别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是为了照搬照抄,其核心是为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国尊重世界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措施,国新办在回答记者关于韩国疫情防控措施时指出:“韩国会结合自己的国情,来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防控措施,我们也非常乐意、非常期待看到韩国的疫情能够逐步的好转。”
整体把握与分类施策相统一。中国抗疫国际合作坚持整体把握与分类施策相统一,体现了开放性与多层次性,是中国抗疫国际合作成熟与主动的表现。整体把握,就是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时具有全局思维,具体来说,就是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世界疫情蔓延状况与现阶段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状况、预估未来世界疫情蔓延情况,针对现阶段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难点,规划如何实现全球联防联控。整体把握反映在行动上,就是具有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根据全球疫情蔓延状况提出了中国全球抗疫的解决方案,落实对外援助政策;积极倡议全球为抗击疫情开展合作;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既能有效凝聚共识,又能处理好抗疫国际合作中的各类矛盾。
分类施策就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考虑到部分国家、部分地区的特殊性,灵活施策。在对外宣传上,遵循差异化原则,有指向性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有指向性,尽量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话语、本地表述”。在对外援助上,根据受援助国家的疫情状况和应对能力制定援助政策,对在中国抗疫初期给予支持的国家予以回报。
开展合作与坚持斗争相统一。求同就是寻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各个国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面对人类共同的难题时,都是利益相关、命运相连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就是要抛开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情绪,寻找团结合作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中国主张与其他国家开展联防联控,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加强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构成的日益严峻的挑战;对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伸出援手;鼓励国际对话,加强务实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中发挥核心作用。
求同存异与开展斗争并不相悖。求同存异是合作的前提;斗争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是提高合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中国开展抗疫国际合作,要反对一切污蔑歪曲中国抗击疫情的言论。针对疫情期间国外出现的对党、政府、人民的谣言,不实的要予以澄清;对于部分西方政客、媒体的污蔑,要予以坚决回击。部分海外媒体在报道中国疫情防控时,将一些内容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在国际疫情严重的敏感时期利用所谓的“实证”分析抹黑中国,对于这种不负责任、不合事实逻辑的言论,必须予以严肃反击和有力回应。
争取国际支持和帮助,缓解抗疫压力。习指出:“要全面做好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继续做好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协调,促进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策略协调,争取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疫情期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外交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全球多个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物资支持;通过与相关国家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保障国际援助物资运输中外双方密切配合,携手解决难题。国际社会的支持不仅坚定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而且缓解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初期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
传递中国信心,鼓舞处在疫情蔓延恐慌中的其他民族。通过抗疫国际合作,能够广泛传播传递中国信心。疫情发生之后,习主席在一些重要场合多次表达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不会动摇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重要成果,使正处在疫情蔓延恐慌中的世界其他民族深受鼓舞,有效缓解了群体恐慌心理。
传递抗疫智慧,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突发的疫情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世界卫生组织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紧密相连,人类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让全世界强烈感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所在。国际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不仅为疫情严重国家捐助物资及医疗队伍,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疫情防控方案,这些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深化了全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感。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一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习关于马克思主义五观重要论述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17)阶段性成果】
①习:《在中央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线期。
②习:《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